“苏超”南通队五连胜!背后的秘密→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2 20:27:53阅读次数:0

7月7日,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圆满落幕。7月11日下午,2025年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学组)总决赛在南通市第二中学正式开赛,来自全市的32支中学代表队、近500名青少年球员汇聚于此,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

“苏超”联赛的持续火爆,不仅点燃了江苏职业草根足球的热情,更让蓬勃发展的校园足球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一张闪亮新名片

“苏超”热潮席卷校园

开赛首日即迎来考验。赛场上,田家炳中学与如东实验中学的球员们在雨中展开激烈较量,双方攻防节奏紧凑。尽管雨水浸透场地导致控球困难,小球员们依然全力拼搏。最终,田家炳中学以3:1赢得首胜

图片

“我热爱足球,希望在球场上发挥实力,希望大家的努力都不被辜负。”田家炳中学球员韩立新赛后说道。教练孙德明表示:“队员们对足球热情高涨,比赛是提升的过程。相信接下来发挥会更好,成绩会更优。”

面对大雨和高温的双重考验,组委会提前做好充分预案,加强了医疗、饮水、防暑等后勤保障,确保赛事有序、安全进行,为球员提供了良好比赛环境。

图片

本次赛事采用八人制,设初中男子组、女子组及高中男子组、女子组四个组别。男子组比赛在南通市第二中学进行,女子组比赛安排在南通市启秀市北初级中学。赛程为期三天。

图片

以球促智,以体育人

“苏超”的火爆让积分榜领跑的南通队成为焦点,也折射出南通深厚的体育基因。这股热潮之下,校园足球的种子早已在南通生根发芽

海门区海南小学操场上,球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体能训练和实战对抗赛。7月,海门区2025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夏训启动,共有100多名中小学生参训。

夏训为期一个多月,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体测、技战术考核及实战选拔精英球员;第二阶段面向全体学员,开展基础技术、技战术等科学训练。期间,精英球员将组队参加省级赛事。

参训学员表示,训练虽苦但乐在其中,既锻炼身体、思维,也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海门已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化培养体系。自2017年启动“满天星”训练营以来,持续为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成长提供平台。

图片

作为首批“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如皋市外国语学校15年来始终不遗余力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走进该校,足球地绘、雕塑、文化墙等元素随处可见。自2010年建校起,学校便推进教学改革,系统构建足球课程体系,将足球融入教学日常。

“响应国家体育强国号召,推动足球从娃娃抓起,结合学校特点,我们选择了足球作为特色项目。”学校党总支书记康红飞道出初衷。

绿茵场是理念落地的见证。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从颠球、运球等基本功到技战术训练,高温下反复锤炼,挑战自我。

图片

如皋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爱民:2013年左右,我们发现原有师资难以满足提高需求,于是开始与珂缔缘合作。2016年,南通支云来到如皋后,基本解决了师资问题。

图片

校园足球的核心在于育人。学校通过课程融合、师资优化、家校协同,实现“以球促智、以体育人”。一大批学生在与足球结缘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实现了更好的成长。从最初只有少数队员,到现在覆盖一至六年级,男女生队伍都已健全。

多年来,该校各队伍累计获得南通市校园足球总决赛特等奖1次、一等奖7次,如皋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冠军19次。

厚植沃土育新苗

近年来,南通在全省率先建成“特色学校+满天星训练营+高水平足球运动队+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的校园足球普及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1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0多人次进入各级别职业俱乐部参加中国职业联赛,80多人次入选中国足协各年龄段国字号集训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南通教育的足球发展之路。

校园足球闪耀绿茵

上个月,在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全国总决赛中,南通市二中女足夺得第五名,创下了江苏省该组别的历史最佳成绩

图片

图片

同月,海安博文高级中学男足代表江苏省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斩获全国第六的成绩。

“苏超”的熊熊火焰,正引燃着南通校园足球的蓬勃热情,从市级联赛的竞技舞台到海门、如皋等地的深耕实践,一幅体教融合、人才辈出的绿茵画卷正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城市日历

编辑:李可芹

责编:曹晨

审核:马旭楠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